【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祝允明 |
品名 | 元明书翰第十册 |
朝代 | 明朝 |
文件大小 | 162.01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29×2121 |
尺寸(CM) | 23.95×17.95 |
作品数量 | 9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书法 |
品名 | 元明书翰第十册 册 Album Ten of Yuan and Ming Calligraphy |
分类 | 法书 |
作者 | 祝允明 |
数量 | 一册: 九开(本幅九开十八幅) |
作品语文 | 汉文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一 | 23.9×10.7 |
本幅二 | 23.9×10.7 |
本幅三 | 23.9×10.7 |
本幅四 | 23.9×10.7 |
本幅五 | 23.9×10.7 |
本幅六 | 23.9×10.7 |
本幅七 | 23.9×10.7 |
本幅八 | 23.9×10.7 |
本幅九 | 23.9×10.7 |
本幅十 | 23.9×10.7 |
本幅十一 | 23.9×10.7 |
本幅十二 | 23.9×10.7 |
本幅十三 | 26.7×10.6 |
本幅十四 | 26.7×10.6 |
本幅十五 | 26.7×11.5 |
本幅十六 | 26.7×11.5 |
本幅十七 | 26.7×10.7 |
本幅十八 | 26.7×10.7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题跋 | 梧冈 | 第九开 | 七月既望。梧冈流识。 | 行楷书 | 壬戌仲夏。余至吴门。余弟子京暇日携枝山翁在山记。并真书手状示余。余曰。枝翁草圣。世人无不知爱者。真行之妙。虽余未之前覩。今观其真书恬澹古雅。奕奕有笔外之意。如有道之士。粹(当作脺)面盎背。觌之光彩愈出。行书妍润萧洒。有涵泳章草之趣。如神龙初出海峤。有变化不测之能。而枝翁草圣实出于此。昔人论张长史之草圣。实本于郎官壁记之严整。信不诬矣。又以真书如坐。行草如行走。益可信矣。枝翁真书。钟王之后一人而已。行书真松雪之强敌也。草圣诸论备矣。余学书数十载。迩来方知三体意义。子京竟能知枝翁真行之妙。珍而藏之。是卞氏独能辨玉。伯乐独能知千里马也。则字学他日驯驯上达矣。七月既望。梧冈流识。 |
印记: 梧冈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鉴藏宝玺 | 嘉庆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宣统御览之宝 |
收传印记 | 子长 |
收传印记 | 少溪主人(重一。其一为半印) |
收传印记 | 止亭真赏 |
收传印记 | 李氏珍藏 |
收传印记 | 新安卧云庐藏(重三。其二为半印) |
收传印记 | 叶采私印 |
收传印记 | 叶采印 |
收传印记 | 紫玉轩 |
收传印记 | (另一印仅存边) |
收传印记 | 兰石主人(半印)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第六册,页2574-2576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三),第一册,页281-283 |
收藏着录 | 故宫历代法书全集,第十七册,页104-114、120-122 |
参考书目 | 〈元明书翰第十册 册〉,收入何炎泉主编《毫端万象-祝允明书法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3.01),页50-61、158-163、365-366、373-374。 |
【作品展示】
元明书翰第十册册祝允明书先母陈夫人手状-
元明书翰第十册册祝允明书先母陈夫人手状-
元明书翰第十册册祝允明书先母陈夫人手状-
元明书翰第十册册祝允明书在山记-
元明书翰第十册册祝允明书在山记-
元明书翰第十册册祝允明书在山记-
元明书翰第十册册祝允明书在山记-
元明书翰第十册册祝允明书在山记-
元明书翰第十册册祝允明书在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