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张师诚 |
品名 | 跋豳风十二月图说册-二日栗烈 |
朝代 | 清代 |
文件大小 | 18.23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30×2122 |
尺寸(CM) | 23.96×17.96 |
作品数量 | 1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绘画 |
品名 | 清张师诚跋豳风十二月图说 册 二日栗烈 A Cold Day in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
分类 | 绘画 |
数量 | 二幅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36.4×33.3 |
对幅 | 36.4×33.3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绢 |
对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题跋 | 张师诚 | 对幅 | 楷书 | 二之日栗烈说。二之日。建丑之月。毛传曰。二之日。殷正月也。栗烈寒气也。郑笺曰。仲冬之月。待风乃寒。季冬之月。无风亦寒。故栗烈为气寒。月令于季冬。出土牛以送寒气。可以互证。或曰栗烈亦实字。与上觱发同。论语疏云。栗有战栗之象。史记魏勃股栗。不寒而栗。皆主畏惧说。诗盖言严阴冱寒。人皆畏之也。尔雅释训。烈烈威也。方言烈暴也。汉书五行志集注。烈猛也。盖寒威大盛。粗厉奋猛俱有似此于此。又猛火曰烈。玉篇热也。文下从火。书曰如火烈烈。虽与寒不合。然火烈民望而畏之。则犹之栗云尔。按四月诗。冬日烈烈。郑笺。烈烈。犹栗栗也。是栗烈二字可转相训。夫冬日可爱而犹加以栗烈之称。其为气寒益可想见。王安石曰。风而寒尚非其至。无风而寒于是为至。范祖禹曰。圣王教民农桑以为衣食。非以充裕所以备患。故将言衣之本。则着寒之候。是咏觱发栗烈之本意也。 |
主题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其他主题 | 山水 | ||
其他主题 | 山水 | 溪涧、湍泉 | 溪涧 |
其他主题 | 山水 | 田畴 | |
其他主题 | 人物 | 百姓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寒林.枯树 | 枯树 |
其他主题 | 树木 | 松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竹 | |
其他主题 | 花草 | 梅(白.红.蜡梅) | 白梅 |
其他主题 | 走兽 | 牛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房舍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亭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栏杆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篱笆、围墙 | 篱笆 |
主要主题 | 经史‧故事 | 豳风十二月说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香炉.火盆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宗教器用 | 神位供桌、祖宗像 |
其他主题 | 器用 | 烛台.蜡烛 | 烛台 |
技法
【技法】 | 【技法细目】 |
无皴 | |
人物衣纹描法(匀称线条)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58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图录,第二十七册,页204-211 |
【作品展示】
清张师诚跋豳风十二月图说册二日栗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