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王澍 |
品名 | 书积书岩帖(五十六)册-临苏轼八帖 |
朝代 | 清代 |
文件大小 | 251.95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31×2119 |
尺寸(CM) | 23.96×17.94 |
作品数量 | 14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书法 |
品名 |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五十六) 册 临苏轼八帖 |
分类 | 法书 |
作者 | 王澍 |
书体 | 草书 |
数量 | 一幅 |
作品语文 | 汉文 |
释文 | (第一则)轼启。辱书承法体安隐。甚慰想念。北游五年。尘垢所蒙。已化为俗吏矣。不知林下高人。犹复不忘耶。未由会见。万万自重不宣。轼顿首。坐主久上人。五月廿二日。(第二则)轼启。人来得书。不意伯诚遽至于此。哀愕不已。宏才令德。百未一报。而止于是耶。季常笃于兄弟。而于伯诚尤相知照。想闻之无复生意。若不上念门户付嘱之重。下思三子皆未成立。任情所至。不自知返。则朋友之忧盖未可量。伏惟深照。死生聚散之常理。悟忧哀之无益。释然自勉。以就远业。轼蒙交照之厚。故吐不讳之言。必深察也。本欲便面慰。又恐悲哀中。反更挠乱。进退不皇。惟万万宽怀。毋忽鄙言也。不一一。轼再拜。知廿九日举挂。不能一哭其灵。愧负千万。千万。洒一担。告为一酹之。苦痛。苦痛。(第三则)轼再启。武昌不获。再会至今。耿耿承惠书为别。感服不可言。来岁出按江夏必行属县。当复过江求见也。过桃源想复一访。遗踪鼎澧间。故多嘉处耶。新唐书言。刘梦得竹枝词至今。武陵俚人歌之。亦复信否。梦得言竹枝声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若果尔。独不可令苏秀二君传其声耶。呵呵传舍之。会怳如梦中事矣。六月廿八日。轼再拜。(第四则)轼启。衮衮职事。日不暇给。竟不获款奉。愧负不可言。特辱访别。惋怅不已。信宿起居佳胜。明日成行否。不克诣违。千万保重保重。新酒两壶。辄持上。不罪浼渎。不一不一。轼再拜主簿曹君亲家阁下。八月十九日。(第五则)轼启。久不奉状。无便故也。递中又恐浮沉。比日不审。尊体何如。大哥奄逝忽已一年。追念不忘。承巳大葬。不 得临圹一诀。此恨无穷。今因王家人力还乡。附奠文一首。托杨济甫具奠。仍告 兄取次差儿侄一人。因正初拜坟时与读过。轼此凡百如常。但江淮不熟。艰食贫 困耳。余无可念。递中曾用皮角附李信夫书。一角必到。见说见。且在和州四 娘甚安也。乍冷万万以时自重。谨奉状不备。弟轼再拜。子明通直二哥县军二嫂左右。九月一日。(第六则)轼将渡海。宿澄迈。承令子见访。知从者未归。又云。恐已到桂府。若果尔。庶几得于海康相遇。不尔。则未知后会之期也。区区无他祷。惟晚景宜倍万自爱耳。怱怱留此帋。令子处更不重封。不罪不罪。轼顿首。梦得秘校阁下。(第七则)轼启。近者经由获见为幸。过辱遣人赐书。得闻起居佳胜。感慰兼极。忝命出于余芘。重承流喻。益深愧慰(点去)畏。再会未缘。万万以时自重。人还冗中。不宣。轼再拜。长官董侯阁下。六月廿八日。 (第八则)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花影里。手挼红杏繠。鬪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轼。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一至二 | 27×13.3 |
本幅三至六 | 24.5×12.3 |
本幅七至九 | 25.7×12.4 |
本幅十至十一 | 26.7×13.4 |
本幅十二至十六 | 25.7×13.5 |
本幅十七至十八 | 25.6×13 |
本幅十九至二十一 | 25.5×13.7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续编(御书房),第四册,页2167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22 |
【作品展示】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五十六)册临苏轼八帖-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五十六)册临苏轼八帖-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五十六)册临苏轼八帖-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五十六)册临苏轼八帖-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五十六)册临苏轼八帖-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五十六)册临苏轼八帖-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五十六)册临苏轼八帖-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五十六)册临苏轼八帖-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五十六)册临苏轼八帖-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五十六)册临苏轼八帖-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五十六)册临苏轼八帖-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五十六)册临苏轼八帖-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五十六)册临苏轼八帖-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五十六)册临苏轼八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