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王澍 |
品名 | 书积书岩帖(三十九)册-临颜真卿题壁帖 |
朝代 | 清代 |
文件大小 | 125.97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31×2119 |
尺寸(CM) | 23.96×17.94 |
创作时间 | 清世宗雍正七年(1729) |
作品数量 | 7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书法 |
品名 |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三十九) 册 临颜真卿题壁帖 |
分类 | 法书 |
作者 | 王澍 |
书体 | 行书 |
创作时间 | 清世宗雍正七年(1729) |
数量 | 一幅 |
作品语文 | 汉文 |
释文 | 真卿奉命来此。事期未竟。止缘忠勤。无有旋意。然中心悢悢。始终不改。游于波涛。宜得斯报。千百年间。察真卿心者。见此一事。知我是行。亦足达于时命耳。人心无路见。时事只天知。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25.7×12.5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作者款识 | 王澍 | 本幅 | 按唐史。德宗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汝州。卢杞建议。遣公往宣慰之。明年。希烈僭伪号。问仪于公。公不为屈。八月。希烈缢杀公于蔡。公有自汝移蔡帖。未之见也。公幽于汝蔡。凡三年。几死者数矣。义命自安。始终不易。及入龙兴寺。自度必死。乃作遗表。自为墓志。此帖所谓。止缘忠勤。无有旋意。中心悢悢。始终不改者。盖即其时题壁明志之语也。或者议公年踰七十。不肯致仕。难以言智。当是时。唐室祸乱相仍。殆无虚日。又林甫卢杞相继为相。中外之势。危若累卵。公以五十年旧臣。不忍坐视其亡。而宁以身殉。此其志节。直可与日月争光者也。或又议公不死于希烈僭号之时。至为希烈所杀。以为公惜。希烈之陷汝僭号。等反耳。公不死于僭号之时。与不死于使汝之日。一也。岂谓公于此时。尚复有偷生畏死之心哉。一日不死。或者朝廷匡复。尚可留其﹙点去﹚以有为。未可知也。且建议遣公者。杞也。从杞遣公者。德宗也。以宗社柱石之臣。投之乱贼。是鲁公之死。君相死之耳。纲目大书颜真卿为李希烈所杀。罪君相也。 | 行书 | |
作者款识 | 王澍 | 本幅 | 按留元刚年谱。鲁公生于景龙三年己酉。距贞元元年乙丑。为李希烈所害。年七十有七。因亮行状亦云。贞元元年八月二十四日。希烈使景臻等害公于龙兴寺。年七十七。令狐峘神道碑。则云今上兴元元年八月三日。蹈危致命。而碑末复云。贞元初遇害。旧史则云。兴元元年八月三日杀真卿。然又云年七十七。皆不合。按文集。公有自汝移蔡帖云。贞元元年正月五日。真卿自汝移蔡。天也。天之昭明。其可诬乎。有唐之德。则不朽耳。十九日书。此公所自书者。的的可据。当以贞元元年八月李希烈害公于龙兴寺年七十有七为正。至或云八月二十四日。或云八月三日。则无须深考矣。雍正七年﹙公元一七二九年﹚。岁在己酉。春王正月朔之二十五日。良常王澍。临于凤皝桥之南楼。并书后。 | 行书 |
印记数据【印记类别】【印记】鉴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鉴藏宝玺御书房鉴藏宝鉴藏宝玺三希堂精鉴玺鉴藏宝玺宜子孙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续编(御书房),第四册,页2153-2155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22 |
【作品展示】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三十九)册临颜真卿题壁帖-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三十九)册临颜真卿题壁帖-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三十九)册临颜真卿题壁帖-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三十九)册临颜真卿题壁帖-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三十九)册临颜真卿题壁帖-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三十九)册临颜真卿题壁帖-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三十九)册临颜真卿题壁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