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王澍 |
品名 | 书积书岩帖(三十)册-临落水本兰亭诗序 |
朝代 | 清代 |
文件大小 | 89.98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31×2119 |
尺寸(CM) | 23.96×17.94 |
创作时间 | 清世宗雍正六年(1728) |
作品数量 | 5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书法 |
品名 |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三十) 册 临落水本兰亭诗序 |
分类 | 法书 |
作者 | 王澍 |
书体 | 行书 |
创作时间 | 清世宗雍正六年(1728) |
数量 | 一幅 |
作品语文 | 汉文 |
释文 |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稧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领。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蹔得于己。怏然自足。僧。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慻。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揽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23.8×11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作者款识 | 王澍 | 本幅 | 定武本。在汴宋时。犹不甚重之。黄山谷以为不失(遗字,点去)右军遗意。于是始见宝爱。南度后。一本索直数十百缗。赵彝斋至破五千金。购一本于卢宗迈提点。还至升山。舟覆落水。大呼兰亭在此。余无忧矣。于是遂名此卷为落水兰亭。题曰性命可轻。至宝是宝。此临落水本也。卷在华亭大农公家。虽字画已不免少刓。然比之他本。则此不过如轻云之笼日。犹未觉甚也。余见定武正本凡七卷。以此为长。于时吏事荒忽。因属老友蒋拙存。用白宋笺。穷日之力。精摸一卷。细意对校。无豪发差失。藏之箧笥。五年于兹矣。今年三月三日。适当修稧之期。日色晦冥。独坐北窗。殊无意赖。乃斋心涤虑。临此一卷。是亦修稧之一法也。戊申﹙公元一七二八年﹚三月。虚舟老人记。 |
印记数据【印记类别】【印记】鉴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鉴藏宝玺石渠宝笈鉴藏宝玺石渠定鉴鉴藏宝玺宝笈重编鉴藏宝玺御书房鉴藏宝鉴藏宝玺嘉庆御览之宝鉴藏宝玺宣统御览之宝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续编(御书房),第四册,页2144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22 |
【作品展示】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三十)册临落水本兰亭诗序-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三十)册临落水本兰亭诗序-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三十)册临落水本兰亭诗序-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三十)册临落水本兰亭诗序-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三十)册临落水本兰亭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