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王澍 |
品名 | 书积书岩帖(二)册-第十鼓吴人篇 |
朝代 | 清代 |
文件大小 | 71.98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31×2119 |
尺寸(CM) | 23.96×17.94 |
创作时间 | 雍正六年(公元一七二八年) |
作品数量 | 4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书法 |
品名 |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二) 册 第十鼓吴人篇 |
分类 | 法书 |
作者 | 王澍 |
书体 | 篆书 |
创作时间 | 雍正六年(公元一七二八年) |
数量 | 一幅 |
作品语文 | 汉文 |
释文 | 吴人怜亟。朝夕敬。载西载北。忽牿忽代。而出。献用。大祝。曾□。逢。中囿孔。麀鹿𪊦𪊦。吾其□□,大。求。又是。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25.6×14.4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作者款识 | 王澍 | 本幅 | 右第十鼓。惟郑氏次居六。薛潘诸氏次皆十。今从十。周秦刻石音释云。文十行。行八字。末行二字成文。作重文者五。阙三十五字。按此则当为七十四字。并重文五。为七十九字。潘本存二十五字。今石本存字。全者止大又二字。半(点去)半者六字。凡八字。余以旧本参考。得全字三十有八。周宣王畋于岐阳。纪铭石鼓。史籀书。今在京师太学戟门之内。鼓凡十。左右各五。似鼓而员其顶。文环刻于傍。高下多寡不一。全文凡六百有七字。今石本存字。全者二百有七。半者一百二十。凡三百二十七字。余以旧本参考。得全字五百有七。为积书岩考正石鼓定本。此千古书之(点去)学之祖。其前惟有大禹岣嵝碑。周穆王坛山石刻四字耳。岣嵝既荒忽不可据。坛山石刻。亦在疑信之间。独石鼓传流有绪。为太古无上第一正书。而自宋元来。议论纷纷。不可究诘。朱晦翁谓兰亭如聚讼。石鼓之聚讼。殆当十倍兰亭也。余谓此等书。正不须多为议论。但观其结体之精。用意之妙。初若无意于工。而纵手所如。信缩变化。自成结构。如孔子之七十从心不踰。书中之圣。篆学之神也。李阳冰穷极心力。平生自负。亦但云斯喜之后。直至小生。其于史籀。犹退然未敢攀仰。盖虽丞相斯对此。犹觉排比有迹。宜阳冰之望而却走也。余向在京师。亲诣鼓下。精搨一本。虽刓弊已甚。而其存者。蜿蝘高古。一字之在。等于球图。况尚余数百字乎。精思十许日。屏当尘事。模此一本。未能届其万分之一。良深愧负耳。雍正六年(公元一七二八年)太岁戊申夏六月廿有七日。良常山下人王澍。临于九龙山斋。 | 楷书 |
印记数据【印记类别】【印记】鉴藏宝玺乾隆鉴赏鉴藏宝玺三希堂精鉴玺鉴藏宝玺宜子孙鉴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续编(御书房),第四册,页2114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22 |
【作品展示】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二)册第十鼓吴人篇-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二)册第十鼓吴人篇-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二)册第十鼓吴人篇-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二)册第十鼓吴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