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台北故宫博物院高清TIF大图网盘素材

【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王羲之
品名 快雪时晴帖册
朝代 东晋
文件大小 287.94MB
分辨率(DPI) 300×300
像素大小 2831×2119
尺寸(CM) 23.96×17.94
作品数量 16
作品收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片格式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书法
品名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册
Timely Clearing after Snowfall
分类 法书
作者 王羲之;Wang Xizhi
书体 行书
数量 一册:十四开十六幅
作品语文 汉文
释文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典藏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23×14.8
前副叶一 25.8×29.1
前副叶二 24.6×16.3
前副叶三 24.6×16.3
前副叶四 22.1×34.3
前副叶五 22.1×34.3
后副叶一 23×14.8
后副叶二 22.6×27.8
后副叶三 22.6×30.9
后副叶四 23.2×21.3
后副叶五 22.1×30.4
后副叶六 22.2×30.5
后副叶七 22.3×30.3
后副叶八 22.4×27.9
后副叶九 31.9×39.3
后副叶十 31.9×39.3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前副叶一
前副叶二
前副叶三
前副叶四
前副叶五
后副叶一
后副叶二
后副叶三
后副叶四
后副叶五
后副叶六
后副叶七
后副叶八
后副叶九
后副叶十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清高宗 封面 行书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上上真迹。内府宝藏。
印记:
乾隆宸翰、乾隆御赏之宝
题跋 本幅 君倩 行楷书 君倩。
题跋 清高宗 本幅(附装) 庚寅(公元一七七0年)新正三日。密雪优沾。喜前兆瑞因成什。书册志慰。御笔。 行书 连朝藴酿密云垂。侵晓瀌瀌遂霈施。节未立春犹是腊。兆符元旦正宜时。重楼十二皆皴玉。世界三千遍被厘。拈笔欲吟还自问。似兹何以答天禧。庚寅(公元一七七0年)新正三日。密雪优沾。喜前兆瑞因成什。书册志慰。御笔。
印记:
太璞、古香
题签 本幅 楷书 天下无双。古今鲜对。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一 行书 神乎技矣。
印记:
干、隆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二、前副叶三 乾隆丙寅(公元一七四六年)正月摹是帖一过。得句五章。用题册首。 行书 丁甲呵持信有之。墨池终古法书垂。试思走笔明窗际。应是吟成栁絮时。数来二十八骊珠。翥凤翩鸾有是乎。笑我冻蝇叅未破。从今拟欲废掺觚。阿大中郎未足多。东山丝竹久消磨。何如内史风流笔。占尽千秋听讲鹅。 锦囊乐毅久成烟。老子西升只廓填。独有山阴双逸士。尚携海水历桑田。赚得兰亭萧翼能。无过玉匣伴昭陵。剩留快雪公天下。一脉而今见古朋。乾隆丙寅(公元一七四六年)正月摹是帖一过。得句五章。用题册首。
印记:
天根月堀、云霞思、乾隆御笔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四 行书 苏辞遭遇多枝叶。倒绷禁体先犯雪。起舞浮白意匠殊。纵横驱用堪叫絶。元冥恰喜交初莭。过水真如遇方折。平原羃䍥寒飔逼。长空晻霭暮光灭。旌门铙吹云璈奏。幔城漏响金鱼掣。徘徊中夜听拉瑟。行檠熻赩莲花缬。天窗取气揭薄纱。地炉生火燃枯屑。遥想林岫已婆娑。却爱郊垧正飘瞥。即景朅咏都官句。占年夙记农家说。醉翁髯老垂号令。会取陈言能㸃鐡。
印记:
清玩、乾隆御览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四 乙亥(公元一七五五年)正月二十七日对雪并书。 行书 泽华纷扑复攅团。密势浓阴酿峭寒。望过三冬犹讶梦。校来五寸得差安。方圆圭璧皆如意。次第园林顿改观。况是纽芽迟麦陇。及时心为扈农寛。乙亥(公元一七五五年)正月二十七日对雪并书。
印记:
古香、太璞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四 癸酉(公元一七五三年)新正四日御笔。 行书 时晴快雪对时晴。真者当前怵愓生。展阔缩临皆自我。兰亭何必擅前旌。兰亭橅者。大小不一。真草亦殊。快雪独无闻焉。曩尝缩临蝇头本。刻于天然玉子。兹于雪后御斋宫展阔临之。因题一绝。癸酉(公元一七五三年)新正四日御笔。
印记:
会心不远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四 乾隆癸酉(公元一七五三年)腊月二日雪中展阅此帖因书。 行书 甘雪刚逢腊。农祥早先春。散为花是喜。积作玉余津。展帖香生古。烹茶句得新。更希盈尺纪。近远布膏均。乾隆癸酉(公元一七五三年)腊月二日雪中展阅此帖因书。
印记:
席上珍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四 行书 同云一色难分叶。禁体苦吟雪非雪。背触如叅竹篦子。欧令苏传两竒絶。蝗深可卜田火除。心喜应教屐齿折。况复督亢旧膏腴。恰似蓝田未堙灭。梁王已命兎园宴。杜老那擅鲸鱼掣。凭舆揽结吟兴飞。拈须何虑冰花缬。十余字耳乃区区。不因歩韵宜避屑。却忆澄海禁水部。(癸亥冬澄海楼与张照梁诗正联句凡字涉水部者槩不许用)倡和豪情岩电瞥。试看滕六御风行。彼则有言可无说。独怜呵冻赓吟者。毳衣布帐寒如鐡。艺圃曽闻轻楮叶。营邱夙擅能图雪。设如白战遇欧苏。错手无从堪笑絶。昨从清苑返行旌。范阳古道循曲折。云羃朔天渐低黯。烟冻僧寮乍升灭。吟诗未觉冰砚寒。行围却喜饥鹰掣。簁簁着体化如幻。绥绥压㡌緐于缬。从来此景我所耽。兴豪拟问谁遗屑。却惭未透即离禅。还应为谱风花瞥。耳听目视本一例。约畧林岚为指说。画成传示同事看。(命董邦逹图是景新连。是次未扈驾。故诗以告之。)从教宵寐衾铺鐡。
印记:
澄观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四 癸酉(公元一七五三年)正月三日雪后登延春阁眺望之作次日斋居复展是册爰书于此。 行书 瑞英既委积。祥曦亦曈昽。素云扶柏枝。芳飙递梅丛。新正清暇余。延阁深禁中。载豁即景目。兼舒体物胸。皇都千万户。珠楼十二重。抚此金瓯固。益切玉烛融。北斗揖璇杓。西山展画峯。和气鬯萌阳。吾将事祈农。癸酉(公元一七五三年)正月三日雪后登延春阁眺望之作次日斋居复展是册爰书于此。
印记:
含辉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四 丙寅(公元一七四六年)长至后三日御笔。 行书 拈出天花示迦叶。一笑至今须鬓雪。昨吟禁体效欧苏。沓拖流风殊未絶。冀北方欣麦针绿。江南应报梅腰折。望中峯势忽如迷。旋教万径人踪灭。收余活火煑三清(茶名)。飕飂古鼎松风掣。乱侵屐齿乍凹凸。细洒帘旌仍委缬。诗翁竞胜巧形容。岛瘦郊寒全不屑。清欢渇望两相争。此景年来曽几瞥。朱鸟温暾绵袄披。三希佳事还堪说。明窗浄几展时晴。古法平沙划锥鐡。定兴道中雪用东坡聚星堂体并元韵四首。丙寅(公元一七四六年)长至后三日御笔。
印记:
比德、朗润、几暇怡情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四(附装) 时日丁亥(公元一七六七年)二月朔。 行书 自辰还至未。既密亦时踈。即即皑皑矣。瀌瀌奕奕如。双眸望无负。三寸积仍余。始慰筹农愿。园林景起予。冬春以来望雪甚殷。上元后二日飞霞先零。入夕密霙连旦。次日复得雪三寸。因成此律。还宫展册书之以识。时日丁亥(公元一七六七年)二月朔。
印记:
席上珍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四(附装) 乙酉(公元一七八九年)十月廿八日。祥霙应候。盈尺告丰。至足喜也。既成斯什。仍展快雪。书以识之。御笔。 行书 夜问璇霄密霰霏。凌晨大作六花飞。未经渇望叨佳泽。早见优沾报近畿。一色玉封金瓦厚。几几层珠缀绣栊辉。麦田又兆眀年喜。益切持盈励慎微。乙酉(公元一七八九年)十月廿八日。祥霙应候。盈尺告丰。至足喜也。既成斯什。仍展快雪。书以识之。御笔。
印记:
古香、太璞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五 己卯(公元一七五九年)仲春杪。御识。 行书 入春甘雪频沾。继以知时好雨。土膏含润。兹因耕耤。还宫凭览增快。明窗展玩。书之以志劭农。己卯(公元一七五九年)仲春杪。御识。
印记:
比德、朗润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五 庚辰(公元一七六0年)小除夕御笔。 行书 同云过午落琼花。历夕侵宵势更加。泽继三朝敷渥足。春先十日兆和嘉。装梅宫植舒梅蕚。利麦盆籖润麦芽。殿瑞启祥真大吉。慰余益慎敢矜夸。今冬虽得雪稍迟。而腊后春前再沾时玉。辄成复雪一律。并书是册志快。庚辰(公元一七六0年)小除夕御笔。
印记:
古香、含辉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五 行书 乾隆丙寅新正几暇。因观羲之快雪时晴。爱此侧理。輙写云林大意。
印记:
乾隆宸翰
题签 前副叶五(右分装) 楷书 快雪时晴帖。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真迹。
题签 前副叶五(左分装) 楷书 王羲之快雪时晴墨迹。三希堂所刻与快雪堂帖相等。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五(附装) 戊子(公元一七六八年)十一月晦日。祥霙竟夜迎腊。应时记胜之占。此其初验。晓成一律。书册志慰。御笔。 行书 入冬已两月。落雪忽通宵。幸值三寸积。惭称六幕调。麦麰含腊润。疾病以时消。清晓出听政。慰心同百寮。戊子(公元一七六八年)十一月晦日。祥霙竟夜迎腊。应时记胜之占。此其初验。晓成一律。书册志慰。御笔。
印记:
澄观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五(附装) 丁亥(公元一七六七年)仲冬晦日。御笔。 行书 中宵云势报浓稠。逹旦瀌瀌雨雪浮。弗啻先春更先腊。诚欣惟渥亦惟优。檐留瓦白铺重厚。砌掩砖青扫未休。绥屡后逢占麦稔。敬承何以励吾修。盼雪正殷而时霙再布。后成一律。书册以识丰占。丁亥(公元一七六七年)仲冬晦日。御笔。
印记:
含辉
题跋 清高宗 本幅、后副叶一之间裱绫 行书 神。
印记:
乾隆宸翰
题跋 赵孟俯 后副叶一 延佑五年(公元一三一八年)四月二十一日。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臣赵孟俯奉勑恭跋。 行书 东晋至今近千年。书迹传流至今者绝不可得。快雪时晴帖。晋王羲之书。历代宝藏者也。刻本有之。今乃得见真迹。臣不胜欣幸之至。延佑五年(公元一三一八年)四月二十一日。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臣赵孟俯奉勅恭跋。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一 行书 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
印记:
太上皇帝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一 已巳(公元一七四九年)腊日。雪后乘兴缩临此帖一过。命朱采刻于姚宗仁所制玩鹅玉器。亦一佳话也。三希堂并识。 行书 已巳(公元一七四九年)腊日。雪后乘兴缩临此帖一过。命朱采刻于姚宗仁所制玩鹅玉器。亦一佳话也。三希堂并识。
印记:
古香、太璞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一 乾隆偶记。 行书 右军此帖跋语俱佳。纸亦清莹可玩。朕题识数番。喜其与笔墨相和。爱不释手。得意辄书。无居次第也。乾隆偶记。
印记:
乾隆御赏、几暇怡情、清玩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一 行书 琳琅球璧世间所有若此帖乃稀世珍耳。
印记:
乾隆宸翰、几暇临池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一(附装) 庚寅(公元一七七0年)小春上濣御笔。 行书 前日狂风昨日阴。问宵其雪尚难谌。询安刚喜霰丝集。勅政遂看花片侵。阊阖有烟还詄荡。楼台无处不深沈。未曾渇望沾优泽。益切冰兢凛照临。回銮次日问安。适遇祥霙。时尚未盼雪。诗成书以志快。庚寅(公元一七七0年)小春上濣御笔。
印记:
比德
题跋 刘赓 后副叶二 翰林学士承旨臣刘赓奉圣旨谨跋 楷书 王逸少书。不可多得。于好事家。盖见之一二焉。此秘阁所藏快雪时晴帖墨本。乃真迹也。尤为奇特。翰林学士承旨臣刘赓奉圣旨谨跋。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二 庚子(公元一七八0年)新正雪晴有作。昨得汉玉石子。命工制为羲之玩鹅。曾缩临是帖于上。故末句及之并书于册。御识。 行书 雪霁亦云可。年前三白过。迷离融日彩。景色凑春和。冰筯垂檐细。银花缬树多。时晴临缩本。玉枕较如何。庚子(公元一七八0年)新正雪晴有作。昨得汉玉石子。命工制为羲之玩鹅。曾缩临是帖于上。故末句及之并书于册。御识。
印记:
比德、朗润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二 行书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印记:
干、隆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二 甲申(公元一七六四年)腊前二日。雪应时。麦收可卜。辄成一律述志。展册书之。用记庆慰。御笔。 行书 入冬虽盼六花舒。又虑无厌蜀望予。甘泽那辞预沾也。硕苖真是莫知如。洒空犹在一阳节。积地已将三寸余。榖稔复斯欣卜麦。怵思美善若何居。甲申(公元一七六四年)腊前二日。雪应时。麦收可卜。辄成一律述志。展册书之。用记庆慰。御笔。
印记:
古香、太璞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二(右分装) 癸卯(公元一七八三年)嘉平月下濣。御笔。 行书 盼雪逮冬尽。一朝甚一朝。三更称霰集。四鼓报霙飘。真沃心芽润。深培麦本饶。惟期盈尺积。宁祗百忧消。夜雪一律。癸卯(公元一七八三年)嘉平月下濣。御笔。
印记:
古稀天子、犹日孜孜

作品展示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清张若霭画梅花

【下载地址(支付后可显示下载链接,下载图片高清,无水印!默认提供【JPG快速浏览版】【JPG高清版】【TIF高清版】3个版本,百度网盘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