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 作者 | 丁观鹏 | 
| 品名 | 绘高宗御题范成大爆竹行图轴 | 
| 朝代 | 清代 | 
| 文件大小 | 18.02MB | 
| 分辨率(DPI) | 300×300 | 
| 像素大小 | 1291×4654 | 
| 尺寸(CM) | 10.93×39.4 | 
| 作品数量 | 1 |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基本数据
| 藏品类型 | 绘画 | 
| 品名 | 
清丁观鹏绘高宗御题范成大爆竹行 轴                                                             Fan Chengda’s “Song on Exploding Bamboo”  | 
| 分类 | 绘画 | 
| 作者 | 丁观鹏;Ding Guanpeng | 
| 数量 | 一轴 | 
典藏尺寸
| 【位置】 | 【尺寸】(公分) | 
| 本幅 | 113×28.5 | 
质地
| 【质地位置】 | 【质地】 |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 作者款识 | 丁观鹏 | 本幅 | 臣丁观鹏恭画 | 楷书 | |
| 
                                    印记: 臣观鹏、恭画  | 
|||||
| 题跋 | 清高宗 | 本幅 | 行书 | 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捷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却拾焦头迭床底。犹有余威可驱疠。屏除药裹添酒杯。昼日嬉游夜浓睡。爆竹行。 | |
| 
                                    印记: 丛云、庄敬日强  | 
|||||
印记资料
| 【印记类别】 | 【印记】 | 
| 鉴藏宝玺 | 嘉庆御览之宝 | 
| 鉴藏宝玺 | 宝笈三编 | 
| 鉴藏宝玺 | 宣统御览之宝 | 
| 鉴藏宝玺 | 嘉庆鉴赏 | 
| 鉴藏宝玺 | 石渠宝笈 | 
| 鉴藏宝玺 | 三希堂精鉴玺 | 
| 鉴藏宝玺 | 宜子孙 | 
主题
|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 次要主题 | 山水 | 冬景(雪景) |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池水 |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桥 |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房舍 | |
| 其他主题 | 花草 | 梅(白.红.蜡梅) | 红梅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竹 | |
| 次要主题 | 树木 | 松 |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寒林.枯树 | 寒林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爆竹 |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烛台.蜡烛 |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香炉.火盆 | 火盆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家具(屏风) | 家具 | 
| 主要主题 | 节令与二十四节气 | 年节 |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篱笆、围墙 | 围墙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栏杆 |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饮食器 | |
| 其他主题 | 人物 | 孩童 | |
| 其他主题 | 人物 | 百姓 |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
| 其他主题 | 人物 | 侍从(侍女、童仆) | 侍从 | 
| 其他主题 | 人物 | 高士(士人、隐士) | |
| 其他主题 | 山水 | 溪涧、湍泉 | 
技法
| 【技法】 | 【技法细目】 | 
| 皴法 | |
| 皴法 | 披麻皴 | 
| 人物衣纹描法(匀称线条) | |
| 苔点 | 
参考数据
| 【类别】 | 【参考数据】 |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第六册,页2737 |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35 |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四册,页357-358 | 
【作品展示】

清丁观鹏绘高宗御题范成大爆竹行轴

																								
																								
																								